by VIVIAN WONG; edit by Tommy Wan

ELLESociety
要堅持幸福,也要快樂生活
Photo: Getty Images 及各大品牌
READ MORE

要堅持幸福,也要快樂生活
試回想自己第一天到幼稚園上學,第一份習作是以腳印紀錄快樂。最後,你畫出五個腳印。一個 是內有數字的,是你現在的的快樂分數;一個是代表快樂的圓形腳印;一個是內有小屋的腳印; 一個是帶有香味的腳印;一個是將腳印畫成亮着的電燈泡。尋找快樂的五個足印,你找對了嗎?
Photo: Getty Images 及各大品牌
要堅持幸福,也要快樂生活
Photo: Getty Images 及各大品牌
試回想自己第一天到幼稚園上學,第一份習作是以腳印紀錄快樂。最後,你畫出五個腳印。一個 是內有數字的,是你現在的的快樂分數;一個是代表快樂的圓形腳印;一個是內有小屋的腳印; 一個是帶有香味的腳印;一個是將腳印畫成亮着的電燈泡。尋找快樂的五個足印,你找對了嗎?
你快樂,我就會快樂嗎?
《你快樂,所以我快樂》是1997年的粵語流行曲,由王菲主唱。一個人快樂,真的可以1+1等如2嗎?
讓我們從兩個層面來看快樂這回事。第一個是國家級層面,一年一度的《全球快樂指數報告》(World Happiness Report)就是標準答案嗎?以全球快樂指數計算排名的 World Happiness Ranking 來到今年是第十年,超過 150 個國家或地區上榜,榜首依然是芬蘭 —— 已是五連霸的王者;丹麥緊 隨其後,季軍是冰島。瑞士排行第四,荷蘭第五。北歐五國包攬首八位似乎習已為常。首 20 位的 國家,包括英、美、德、法、加,我們也不感意外。亞洲國家及地區中,快樂指數最高的有兩個, 分別是第 26 位的台灣,以及第 27 位的新加坡。遺憾地,香港的排名比祖國還要低,由 2019 年的第 76 名,下滑至今年的第 81 名。溫馨提示:2022 年的報告是在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前完成的。
不知道 2023 年又會如何呢?
未知的快樂,我們無法預知。退一步看,我們知悉的,是量度快樂的指數原來可歸納為六個面向:人 均 GDP、社會支持(social support)、社會自由(social freedom)、預期壽命(healthy life expectancy)、 慷慨(generosity)和對貪污的觀感(perception of corruption)。評分前,被訪者會以「反烏托邦」(dystopia)作為對照參考,從而對快樂的觀感作出評 估。反烏托邦是一個虛擬的國家,那裡所有生活條件 都是最差,工資最低、預期壽命最短、慷慨度最低、 自由最少、社會支持最少,與烏托邦完全相反。
隨着全球快樂指數報告一年一更新,於 1972 年由 不丹國王 Jigme Singye Wangchuck 提倡的「國民幸福 總值」(Gross National Happiness,簡稱 GNH)近年被 炒熱。這個於 2008 年 7 月正式頒布為不丹憲法,強調 以 國 民 集 體 幸 福 為 治 理 目 標 的「 數 值 」, 體 現 在 善 治 、 環境保護、可持續社會經濟和文化推廣這四大支柱。心理康健、身體健康、教育、時間運用、文化多樣性 與韌性、良好管治、社區活力、生態多樣性和韌性, 以及生活水平是計算 GNH 的九個領域。其實,幸福快樂真的需要一種量化制度嗎?
快活慢活,就是喜活
丹麥人的生活態度,在 2017 年全面走向國際化,甚至榮登「家喻戶曉」的級別。這一年,英國牛津字典正式納入「Hygge」 這個單字。
根據丹麥國家官方網站(denmark.dk)解釋,Hygge是從日 常趕迫的生活中拿走一點時間,與你關愛的人相聚,或是獨處, 好好放鬆並享受生活的安靜愉悅。典型的場景是家中或一個安靜 的地方,可以是夏天的一次野餐聚會。聚會不設日程,沒有時間 限制,各人從容不迫地共享美食,把酒暢談,歌頌生活小小的 喜悅,也可討論更深入的題目。既然是丹麥人的獨家「發明」, Hygge 自然擁有明顯的季節性,在淒冷暗黑的漫長冬季,丹麥人「圍爐取暖」是生活日常。在社會層面上,Hygge 反映丹麥社會 的核心價值:人人平等,人人康健,尋求共釋,正向正面。
丹麥,絕對是快樂生活的烏托邦之一。回到現 實,隨心所欲選擇宜居的國家或城市未必人人可 以,不過我們仍然有得揀。退一步望望天空,選擇 一個快樂的社區是伸手可及、切實可行的事情,對 嗎?國際民意調查機構 Gallup Poll 與美國非牟利組織 Knight Foundation 嘗試為我們引路。在全球 26 個國 家訪問 43,000 位人士後,發現快樂社區由三大因素 組 成 : 開 放 度( o p e n n e s s )、 真 善 美( b e a u t y )、 社 交 機會(social opportunities)。快樂社區能讓人感到賓 至如歸,風景秀麗、綠草如茵,擁有大量綠化空間 的社區令居民活得幸福快樂。一個社區的設計需要 促進社交連繫,四通八達,暢通無阻的社區空間、 公共空間、通道、步行徑會讓人感到心曠神怡。
你現在生活的社區,這三方面能夠令你幸福快 樂嗎?不妨放慢腳步,放下手機,閉目靜思片刻。
關於快樂社區,另一有趣發現是來自美國哈佛 大學一項具有 80 年歷史的成人發展研究,研究對象 是 1938 年大蕭條期間的 268 位哈佛大學二年級生。 研究結果顯示,這些年來,這群被稱為 Crimson men 的校際運動員與摯親保持緊密關係,遠比金錢 或名氣讓他們活得快樂。這些關係形成保護罩,遠 離生活的不快、精神和體力的衰退,比社會地位、 智商或基因更能預測快樂長壽的人生。
這項有關哈佛大學生的研究,證明擁有良好生 活圈子與活動,是活得更快樂更長壽的門票。
Hygge Plum Seed Face Oil 冷榨李子核仁油是為熟齡乾燥肌、 日曬過度的皮膚而設,含豐富維 他命 E,質地清爽,是臉部按摩 和刮痧時的理想用品。
尋找幸福的燈光
不說不知,選購燈具時,十居其九的顧客最關注的一環是:「光暗可否調校?」光暗固然要計較,但更重要的,是找對的照明色溫(colour temperature)。先拿自然光來 解說,白天的色溫較高,黃昏的色溫較低。劃一根火柴,火柴光的色溫參數是 1700K, 蠟燭光是1850K。行將被淘汰的的鹵素燈(Halogen)是3000K。聰明的LED燈,遊走 在 2700 至 2800K 之間,統統落入 3300K 以下的暖色光色溫區。暖色光給人溫暖、溫 馨、健康、舒適的感覺,是居家的理想色溫,歐洲燈具的常設色溫。
然而問題來了,暖色光對於上一輩人而言 是 太 黃 太 暗 , 他 們 老 是 埋 怨 不 夠「 光 猛 」, 黃 光 看起來面黃很不好。原來,長輩們是 4000K 冷 白光的忠粉。他們將白光等同光猛,對商舖、 醫院、辦公室的白光情有獨鍾。
對燈具設計有所堅持的,在燈膽的搭配要好好把關。色溫不對時,燈具難以「發光發熱」,也不能原汁原味忠於原著,兩頭不到岸,注定不快樂。家是讓我們休息放鬆的地方,配套 抑 制 褪 黑 激 素( m e l a t o n i n )分 泌 的「 戰 鬥 格 」照明燈光是大錯特錯。
近年流行的美顏燈,又是甚麼東西?它是 LED 燈的一種,內置的芯片呈現特定的顯色度。顯色度以顯色指數(CRI)來決定,最高數值為 100,即太陽光。CRI 越接近自然光,還原度越真實,區分物件顏色的能力便越好。
由現在開始,摒棄抽象籠統的黃光、白 光,以 3000K 作為尋找幸福燈光的基準吧。
快樂時,只談化學訊號
快樂時,只談化學訊號 我們平日是不自覺地運用嗅覺多於運用思考的。因為嗅覺感官在五感當中最會走捷徑。當我們感到快樂或恐懼時,身體會產生不 同的味道,這些稱為化學訊號(chemosignals)的味道實質是無味 的。大腦內的嗅體(olfactory bulb)負責處理這些化學訊號,它直 接與邊緣系統(limbic system)連繫,控制我們記憶的形成,管理 情感反應。而其餘的四大感官,味覺、聽覺、視覺和觸覺,需要腦 部其他位置先行處理,然後才可與邊緣系統接軌。嗅覺靈敏可說是 天生吧!
意大利比薩大學教授 Prof. Scilingo 指出,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 種誘發快樂狀態,或令人感覺正面的氣味,便可造福大眾。這對於 處理後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,特別是在年輕群組呈上升趨勢的抑鬱 症尤其重要。「如果我們能夠將快樂的氣味加入恐懼症和抑鬱症的 治療當中,療程的成效便得以提高。」這就是 Prof. Scilingo 於 2021 年3月發表的「POTION」研究專案的大前提。他透過收集人類的汗 水,分析我們在表達每一種情感時,身體釋出的化學複合物。
科學家的假設是,讓我們感到快樂的味道基本上是一樣的。 但對於法國香氛師 Francis Kurkdjian 而言,人人的嗅覺感官都是獨 一無二,實在難以一概而論,遑論與別人分享感到快樂或喜悅、 恐懼、悲傷、平和的香氣。不過,某些特定的水果花卉香調, 2 在延綿數千年的香氛歷史裡已建立一種個性,觸動特別的情 緒。柑橘類果實會令心情變好,讓快樂加分。日本研究發 現,嗅聞柚子讓快樂心情長達 30 分鐘。薄荷是清新的化 身,充滿活力。薰衣草具有寧神平和的功效,安頓紊亂 的心情。迷迭香是療癒和養潤,令記憶更好。玫瑰、依 蘭依蘭和茉莉與女性氣質是絕配。
香蘭素的幸福種子
在新冠肺炎重擊歐洲的 2020 年,德國香氛製造商 Symrise 動員旗下的 19 名香氛師,一人挑選一款成 分,製成向前線醫護人員致敬的香氛 Hero Cologne。透過這款屬非賣品的古龍水撫慰身心,為他們打氣, 輸送正能量,振奮士氣。Hero Cologne 以馬達加斯加蜜柑、佛手柑結合薄荷和生薑為初調,中調是黃葵 籽、鳶尾蘭和玫瑰,基調是癒創木、檀香木、馬達加斯加香根草、絲柏和可再生香蘭素(vanillin)。可圈可 點之處,是這瓶中性古龍水的焦點成分之一 ── 萃取自雲尼拿香草的香蘭素。
Symrise 集團的原創辦人 Haarmann & Reimer 可說是香蘭素之父。1874 年,二人成功發明人工合成的 芳香香蘭素,並在德國 Holzminden 建立首間生產香蘭素的工廠,也成為今天 Symrise 總部的所在地。2005 年,他們更上一層樓,通過收購 Aromatic S.A.S,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雲尼拿香草產業鏈。
不少科學測試結果已證實,香蘭素擁有人令心情鎮靜平和的能力。原因是香蘭素的味道令人聯想起母乳 或香甜的蛋糕,可減少動物的「驚跳反射」(startle reflex),緩和不安情緒。在壓力高企的地方如醫院的磁力 共振和電腦掃描區域,或是一些醫護用品如膠手套,你會隱約發現淡淡的雲尼拿香氣。
Symrise 集團高級副總裁 Ricardo Omori 說:「我們相信香氛的力量,它觸動我們的感官、靈魂和世界。」 全球最大獨資香氛製造商 Firmenich 全球香氛總裁 Ilaria Resta 進一步解釋,香氛讓人們在身處受壓環境時, 令安全、鎮靜和愉快感得以鞏固。於 2020 年 10 月發表的消費者研究報告指出,在新冠疫情的禁足期間,欣 賞香氛的人士增加 56%。消費者對於香氛的觀感也有所改變,喚起安全、潔淨和寧靜的香氛是民心所向。 這一連串期望從香氛得到的情感訊號,Firmenich 取名為 Sereni-Clean。
圓是快樂
一個世紀前,瑞典心理學家 Helge Lundholm 的研究找來一班人來劃線,他 們 面 前 是 一 組 描 述 不 同 情 緒 的 形 容 詞 。 結 果 發 現 , 描 述「 g e n t l e 」、「 q u i e t 」 和「 m i l d 」的 形 容 詞 紛 紛 以 曲 線 代 表 , 相 反 描 述「 h a r d 」、「 h a r s h 」和「 c r u e l 」 是起角的線條。
「與稜角的形狀相比,人類更會被曲線的形狀所吸引。」這是 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 已故心理學系教授 John N. Bassili 的發現。研究同時發 現,圓形是快樂的象徵,三角形代表憤怒。我們一般會將圓形與地球、太陽 和月亮相提並論,圓形和橢圓形是熟悉且具安全感,代表信任與安穩。圓形 的家具,為房間注入友善和平易近人的氛圍。英國老牌地氈生產商 Britons 深 信,圓形地氈在室內設計中發揮着起承轉合的作用,提升整體視覺效果。